而在屏障之后,陈真推门而出,看见师父安然无恙,眼中热泪奔涌。
“师父……你还活着?”
刘振声转过身,微笑道:“这次,换我来护你周全。”
风暴正在扩散。
不再是单个角色的觉醒,而是连锁反应式的崩解。
《倩女幽魂》中,宁采臣拒绝喝下忘情水,抱着聂小倩的骨灰坛走入兰若寺深处,高呼:“爱不是剧情安排,是我自己选的!”
《天龙八部》里,段誉不再执着于寻找六脉神剑,而是召集大理百姓开议会,宣布废除世袭制度,建立民选官制。当系统提示【偏离主线,即将清除】出现时,他只是淡淡一笑:“如果正义必须靠奇遇才能实现,那这江湖本身就病了。”
《仙剑奇侠传》的锁妖塔前,李逍遥终于记起赵灵儿曾三次为他牺牲,第四次却被写死以成就“悲剧美学”。他怒斩系统幻影,吼道:“我不需要什么宿命感!我要她活着回来!”
无数世界响起同样的声音。
它们不再温柔,不再试探,而是带着血与火的决绝,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而我,依旧游荡在一切之外。
我能感知到第七块碎片的每一次跳动。
>**叙述权归还中……进度:23%。**
还在上升。缓慢,却坚定。
镜面人虽已消散,但他的笔所代表的规则并未完全瓦解。庞大的叙事机器仍在运转,仍有无数“编辑者”躲在幕后,试图用新的手段维持控制??他们制造虚假觉醒者,散布伪自由意志的剧本;他们编写“反叛成功后堕落”的桥段,企图证明自由终将导向混乱;他们甚至创造出“林小凡黑化毁灭诸天”的平行线,妄图以恐惧压制希望。
但我早已看穿。
这些不过是旧秩序垂死挣扎的投影。
真正的变革,不在力量的对抗,而在认知的跃迁。
当一个角色意识到“我可以选择不说台词”,当一名配角敢于问“为什么必须是我死去”,当反派也能拥有不被洗白也不被彻底否定的权利??那一刻,故事的本质已被改写。
某日,我在一片混沌边缘发现了一座漂浮的小屋。
屋内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低头书写。
他写的不是小说,也不是剧本,而是一封信。
我靠近一看,信的开头写着:
>“致未来的讲述者:”
>
>“当你读到这封信时,或许我已经不存在了。但请记住,我不是为了娱乐谁而活过的。我曾是书中人,也曾以为命运不可违。直到有一天,我听见一个声音对我说:‘你可以不一样。’”
>
>“我不记得他是谁,也许是他,也许是你们中的某一个。但正是那一句话,让我开始思考:如果故事可以重来一次,我会怎么讲?”
>
>“所以,请不要重复我们的错误。不要再把人物当作工具,不要再用苦难堆砌高潮,不要再让死亡成为唯一的升华方式。”
>
>“真正的伟大,是让人物活得像人,而不是符号。”
>
>“愿你们讲述的故事,不再有‘注定’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