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她下令重启“清源行动”第二阶段:凡曾与西域商旅有过频繁往来的官员,一律暂停职务;边境关卡加强盘查,严禁任何带有“玄照圣教”字样的经书流入内地;并派遣密探混入突厥营地,搜集其与叛党勾结证据。
五月十七,天色渐暗。
太和殿前高筑祭坛,青铜鼎中燃起百年沉香。薛泽身穿十二章衮服,率百官跪拜天地。苏?立于丹陛之侧,手执凤旗,目光扫过四方观礼使节。当日食来临之际,天穹陷入漆黑,群臣惊惧,百姓惶然。就在此时,一道赤色光芒自乾清宫方向冲天而起,恰与北斗七星连成一线。
钦天监正高呼:“天现祥瑞!紫气东来!此乃真主受命之兆!”
民间顿时沸腾。
有人说看见一条金龙绕柱升腾;有人说听见空中传来钟磬齐鸣;更有虔诚者当场叩首泣血,高喊“吾皇万岁”。
三日后,突厥可汗斩下“玄照”首级,遣使献于朝廷,称“妖人欺神诳民,已伏天诛”。
至此,内外之患悉数平息。
然而,风波虽止,裂痕犹存。
某夜,承熙悄悄爬上苏?的床榻,小声问:“娘,我真的不是父皇的孩子吗?”
她搂紧他,声音温柔而坚定:“你是。血不重要,心才重要。是你在我怀里哭闹的时候,是我喂你喝第一口米汤的时候,是你学会叫‘娘’的时候??从那一刻起,你就已经是我的儿子,也是这个国家未来的主人。别人说什么都不重要,只要你相信自己,就够了。”
孩子沉默良久,忽然仰头:“那……我能做一个不让娘伤心的皇帝吗?”
她眼眶发热,吻了吻他的额头:“你早就做到了。”
翌日清晨,苏?收到边关急报:漠北残部彻底瓦解,最后一支打着“清君侧”旗号的军队投降。她在奏报末尾批下八个字:
>“风雪已尽,春山可望。”
然后,她取出那本记录镇国公党羽的册子,投入炭盆。火焰吞噬姓名的瞬间,她轻声道:“过去的事,让它烧干净吧。”
绿芙问:“娘娘真的放下了?”
“没有放下。”她望着窗外初绽的海棠,“只是学会了带着伤痛前行。就像春天的树,明知寒冬还会再来,依然选择开花。”
数月后,承熙正式入主东宫,开府建制。苏?为其遴选属官,首重品行,次看才干,凡有贪名劣迹者,一律剔除。她亲自编写《东宫训典》,其中写道:
>“为人君者,不必完美无缺,但须心怀敬畏。敬天,敬地,敬百姓,敬每一个为你点亮灯火的人。”
薛泽阅后叹曰:“此书当传之后世。”
又一年春,苏?三十六岁生辰。薛泽赐她一座江南别院,位于西湖畔,推窗即见苏堤春晓。她婉拒不受,只求将这笔银两拨给太医院,用于研制治疗疫病的新药。
她在奏折批复中写道:
>“臣妾所愿,不在亭台楼阁,而在万家安康。”
这一年夏天,南方暴雨成灾,多地决堤。苏?力排众议,开放皇家粮仓,调运漕船三千艘,昼夜不停运送赈灾物资。她亲自监督发放流程,严惩克扣官吏,甚至微服私访灾区,目睹饿殍遍野之景,当场落泪。
返京后,她上疏请求设立“常平义仓”,由户部每年拨款储备粮食,专用于灾荒救济。薛泽准奏,并特许她以皇贵妃身份监国三月,全权处理赈务。
朝臣再无人敢言“牝鸡司晨”。
冬至那日,她再度登上角楼,点燃一炷香。
这一次,她祭的是那些被历史遗忘的小人物:无名太监、疯癫嬷嬷、吞金宫婢、战死边卒……他们不曾留名史册,却都在命运的洪流中,推过她一把。
风吹动她的裙裾,宛如凤凰展翼。
远处,承熙正在练习骑射,稚嫩的声音穿透寒风:“娘亲你看!我射中了!”
她转身微笑,阳光洒在脸上,温暖如春。
这一局,她赢了。
而下一局,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