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命!”
就在李干准备转身离去时,又一名负责情报的斥候飞奔而来。
“殿下!”
那斥候单膝跪地,从怀中掏出一份用油布包裹的密信。
“这是从李家府邸一处暗格中搜出的情报,属下觉得事关重大,不敢耽搁!”
萧羽接过密信,拆开。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是一份名单,以及一个地点。
名单上罗列了十几个名字,都是晋阳周边一些颇有势力的地主、豪强。
而那个地点,则是城外三十里处的一座道观——青云观。
信的末尾,还有一行用血写的小字:秦王至,则烈火起,以为内应。
萧羽的眼睛眯了起来。
好一个李家,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竟然还留了这么一手。
一旦尉迟恭大军兵临城下,这青云观的烈火一起,名单上的地主豪强就会在晋阳周边同时作乱,焚烧粮草,切断补给,与城外大军形成内外夹击之势。
到那时,晋阳城内就算有他坐镇,也必然会陷入巨大的混乱。
“殿下,可是出了什么变故?”李干察觉到萧羽神色的变化,沉声问道。
萧羽将密信递给他。
李干看完,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一群该死的蛀虫!”
他咬牙切齿地骂道,“殿下,末将请命,带领一队人马,现在就去平了那青云观!”
一名跟在李干身后的骑兵都尉,闻言却皱起了眉头,上前一步。
“殿下,都尉大人,此事恐怕不妥。”
这名都尉名叫陈虎,是北境军中的老人,作战勇猛,但性子相对沉稳。
“尉迟恭的先锋已至雁门关,最快两日内便可抵达晋阳城下。我军兵力本就处于劣势,此刻应当集中所有力量,固守城池,以逸待劳。”
“这青云观,地处山林,易守难攻。若此刻分兵前去,万一中了埋伏,或是被拖延了时间,都会影响到我们接下来的守城大计。”
“更何况,这会不会是敌人故意抛出的诱饵,目的就是为了引我们出城,好在野外将我们分而食之?”
陈虎的分析,有理有据。
在场的几名骑兵将领也纷纷点头,觉得他说得有道理。
面对尉迟恭这样的敌人,任何一点兵力的损失,都可能是致命的。
保存实力,固守待援,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李干听了,也有些犹豫,看向萧羽。
“殿下,陈虎说得不无道理,我们……”
“稳妥?”
萧羽忽然笑了,笑声中带着一丝不屑。
他看着陈虎,缓缓说道:“我萧羽的字典里,从来没有‘稳妥’这两个字。”
“我只知道,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一群藏在阴沟里的老鼠,也想动摇我的根基?他们也配?”
萧羽的目光陡然变得锐利如刀。
“尉迟恭要来,那就让他来。”
“但在他来之前,我要把这晋阳城内外,所有的杂音,全部清理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