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小公子要向自己打听消息,顿时满脸微笑,哈腰询问:“这位客官想问什么只管问来,只要是小人知道的,小的绝不隐瞒。”
程风笑问:“我听着街上敲锣打鼓的,有人在大声吆喝,那是在干什么的?”
原来是打听大街上发生的事情,小二顿时就笑了:“客官问的是那些敲锣打鼓的官兵在干什么吗?”
程风点头:“正是,他们是在干什么?能说给我听听吗?”
小二笑道:“他们是卫所的亲兵,在帮卫所招矿工,所以在那里敲锣打鼓的吆喝,只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
大少奇了:“这真是奇了怪了,现在这年头,饿死的比吃饱的多,这矿场还能招不到干苦力的人?他们是不给工钱吗?”
小二笑道:“那倒不是,以前确实是只给口饭吃,不给工钱的。
只是因为最近这几年寻山所那一边的百姓日子过得好了起来,啥事都有官府解决,百姓们再不会为了税收的事情发愁,所以靖海卫的百姓自然心生向往。
不仅如此,那边还无条件地接纳来自各地的难民,靖海卫周边那些没有田地的百姓们早就听到了这个消息。
这里离那寻山所那么的近,又没个围墙,卫所在边交处设卡也没用,百姓们抓住机会就往那边跑,这几年下来,卫所周边早就跑得快没人了。
而靖海卫的石炭,寻山所那边又大量的收购,每一天需要的石炭量都很大。只是没田地的老百姓都跑光了,石炭厂现在想招挖矿的苦力都找不到。
现在石炭场给的工钱不错,只是挖那个石炭风险很大,一不小心就会死人,现在的百姓又不是没有出路,谁愿意去干那危险的事,所以现在的石炭厂人手紧缺得很。
别看他们每天敲锣打鼓的吆喝着招人,可真招不到什么人,小的估计啊,再这么下去他们恐怕是要抓壮丁了。”
程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他心中暗自思忖着:“原来是这样,那可不能让这帮家伙知道我在这里,要不然非得被他们烦死。”
程风笑笑,给了小二两钱碎银,小二连忙谢过,欢欢喜喜地退下了。
程风看看窗外那萧条的景象,回头对身旁的护卫们说道:“看来此地不宜久留啊!待得时间久了,恐怕会有麻烦,咱们还是赶紧吃饭走人。”
护卫们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轻松的笑容:“公子所言极是,此地不宜久留,我们还是速速用完餐食,早些启程为妙。”
因为靖海卫人口流失比较严重,罪魁祸首程风也不敢在这里多待,怕被卫所的指挥使知道了找麻烦。
一群人吃饱喝足后就迅速的出了卫城,也不游山玩水了,一路快马加鞭,跑出了靖海卫的地界。
进入寻山所地界后,两边的情形完全就不一样了,虽说灾害两地都差不多,但是寻山所这边因为有卫所兜底,百姓们种的都是耐旱的玉米,红薯。
虽然因为缺水,长势并不是太好,但也比隔壁那荒芜的土地强多了。
等大少一行人来到寻山千户所的新驻地,这边的规模都快赶上靖海卫的卫城了。
因为是一座全新的城市,早早的就有正规的规划,城市的街道宽阔,两边的房屋结构也很标准,全是那种三十六户一个区院,外围房屋即围墙的防御形民居。
虽说整个城市没有高大的围墙,但是那一座座小型的防御型民居也不是一般的盗贼敢进来招惹是非的,程风看着寻山所热闹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
大少几人刚进寻山所新驻地,就遇见了安全巡逻的队伍,虽说大少就来过这里一次,但那一次原寻山千户所的军户们大多都见过他的。
虽说好几年过去,大少也长大了,但那圆嘟嘟的胖脸并没消瘦多少,还是有很高的辨识度的。
巡逻队见有几十名骑士进了寻山所,正准备拦下查问情况,队伍里就有老军户认出了大少。
带队的小旗确定的问一下手下:“各位,俺咋看着前面这位小爷这么眼熟呢?好像是咱们千户家的程大少爷?”
众人仔细的辨认,都觉得应该是,巡逻的队伍也不好都上去查问了。
小旗官满脸堆笑的迎了上来,朝着程风躬身拱手一礼:“请问这位公子,可是知秋少爷大人。”
程风笑着点点头,“正是我。”
小旗官一听,高兴的对巡逻队喊:“真是我们家少爷,大家快来。”
军户们知道真的是千户家的传奇大少爷,全都小跑到程风面前列队,整齐地行礼:“见过程少爷!”
程风笑着点头回礼:“各位乡亲们好,大家巡逻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