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先生编著此书的时候正值青年,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五十年有余,那个时候梓山是有木薯的,如今数十年过去,气候和山石水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当地的确有十多年没有种植过木薯了。”
宋司摇看着姜与,“姜先生,你去过当地,能说出方才那番话,肯定也是做了调查的,从你得出的结论来看,你调查的要么都是年轻人,他们不了解当年的情况,要么就是一窍不通的人,在胡说八道!”
姜与脸色大变。
她在回京之前就已经调查过宋司摇,清楚宋司摇的实力,知道她不会信口开河,她说得如此斩钉截铁,那必定是事实。
姜与去大周各地游学,顺便矫正一些书院要用作教材的书籍,特别是游记,各地的县志之类。
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这四五年来,姜与行的远远不止一万里,她腹有诗书,眼里有见识,心里有阅历。
她是名副其实的才女。
这一次她去到梓县,找了当地的人核实了县志的真实,她找的的确是年轻人。
后来,有人慕其名,为了讨好她,给她找了一些人,就是这些人出了问题。
这些年,她到处奔波,身心都有些疲惫了,没有想到一时的偷懒就造成了这样的笑话。
姜与行事追求完美,这样不严谨的事绝对不能发生在她身上。
“宋先生,你去过梓县吗?你怎么知道谭先生去世了?你说得这些都是你胡编乱造的吧?”
姜与在梓县的时候打听过,谭先生只是外出游历了,并没有说他已经去世了。
她喜欢指出名人高人的错处,以此彰显她的本事。
“我没有去过梓县,但是,关于梓县,我知道的肯定比你知道的多。”宋司摇语气冰凉,脸上明显写着不悦,“谭先生去世的时候,我就在现场,种木薯一事,去当地找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问一问就知道了,那木薯只种植了三年,很多当地的人都不知道。”
四年前,谭先生游历到风沙渡,他年事已高,又生了一场重病,幸好遇到宋司摇,他才多活了几个月。
在这数月间,谭先生给宋司摇讲了关于梓县的一切。
城里人不种植庄稼,当然不会知道。
乡村的人没有经历过当年那些事的人,也是不知道的。
这也是姜与此次出错的原因。
姜与还是不死心,她还欲继续反驳,宋司摇直接一锤定音。
“姜先生,这县志是谭先生写的第一个版本,县志每二十年修编一次,过了二十年该修编县志的时候,梓县出了事,修编县志一事就被耽搁了。又过了二十年,梓县在谭先生所编写的县志上进行了第三次编修,这第三个版本也是梓县现在使用的,这个版本现在就在翰林院。”
宋司摇看向晏危,“晏危,你拿我的腰牌去翰林院取梓县的县志过来。”
“是,先生。”晏危接过腰牌就走了。
姜与呆愣住,晏危和宋司摇怎么那么随意?
她是知道晏危的,看似温和,实则凌厉,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生人勿进的气息。
他们之间的交流就是之前宋司摇去安州救治瘟疫那一次。
看来,她高看宋司摇了,宋司摇很懂得利用自己的美色笼络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