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破山中贼,湖中汹涌!
【“夫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夫子说过,只有心中有仁者,才能真心的喜欢某人或者厌恶某人。】
【你继续说道:“夫所谓志士者,以身负纲常之重,而志虑之高洁,每思有以植天下之大乱;所谓仁人者,以身会天德之全,而心体之光明,必欲有以贞天下之大节。”】
【“但是儒家所言志士,非救苍生于水火,舍生忘死,而是有志成为仁者,非立志改造乾坤,乃是立志成为一个仁者,有仁德,有节操之人。”】
【诸葛间闻此,初句开题,确有惊艳之感,然承题之处,倒是略显平常。】
【谢人凤眼中闪过一丝轻蔑,心中暗道,此等言论,不过是老生常谈,缺乏新意。】
【儒家讲究教化,非苛求世人皆具夫人之学识,若天下人皆能如夫子般德行高尚,儒家又怎会存在?教化之道,在于引导世人向善,逐步提升道德境界,而非苛求完美。】
【袁夫人面色稍霁,虽觉此言平平,但总算未失颜面。】
【赵夫人则神色未动,显然这几句话尚不足以让在座众人满意。】
【谢鸿眼中的光芒再次黯淡下去。】
【在座外族的客人也是有些失望。】
【平庸之语罢了。】
【司马亭却脸色期待,不相信这就是这位观弟全部体悟。】
【你眼中多了几分疑惑,语气更是加重了些道:】
【“心迹无两全之势,而捐躯赴难,以善天下之道者,虽灭身而无悔。”】
【“或者,修身于自己,扫天下不成,独善者足扫一屋,也无愧于仁人。”】
【“然则,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仁人呢?”】
【你话锋一转,提出了这个关键问题。如何成为仁人?】
【谢原坐在椅子上,似乎带入其中跟着你思索。】
【儒家的追求不就是如此,教导他人成为仁人。】
【到如今,谁也没有给出答案。】
【诸葛间想到书院之中,心中一声叹气,书院四位先生的解答便是儒家的学派文脉之争,尤其是背道而驰的三,四先生的之争。】
【这场学问之争,导致大齐的书院有了缝隙,大先生负气离开了大齐去了大隋成了国师。】
【二先生之后缠绵于病榻。】
【而老师却自囚于书院的方寸之地,已足足二十载春秋。】
【四先从书院的清幽中走出,踏入了繁华的朝堂,成了如今权势滔天的苏相。】
【诸葛间沉浸在这纷繁复杂的思绪中时,一道潮气蓬勃的声音,如同晨钟暮鼓,猛然间打断了他的沉思。】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世间万事万物的运动,皆源于一个‘心’字。”】
【“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心即理也,此心没有被私欲遮蔽,就是天理,不需要从外面添加一分一毫。】
【“善念而知之,而充之;恶念知之,而遏之。”】
【“人的心思常常飘忽不定,有七情六欲,如同狡猾贼寇一般藏在心海深处,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