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古代没有手机等通讯工具,但县城的大户人家消息依然很灵通。
余县丞全族被抓这事儿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就在士绅间传遍了。
托人来县衙打探的人不下二十波。
张平安和绿豆眼、华万里以及卢县令的师爷一起整理案卷,直忙到午时才歇下来。
六百多人的卷宗还是挺耗时耗力的。
大夏虽只剩半壁江山,但王法仍在,一下子斩6多人不是小事,算大案要案了。
一切流程该走的还是得走完,不然容易落人口实,县衙也会失去公信力。
孔子曾曰“民无信不立”,就是这个道理。
张平安是想以后在慈县大展拳脚的,当然不会偷这个懒。
“诸位辛苦了,现下卷宗也整理得差不多了,卢师爷,剩下的就麻烦你了,我和华师爷、葛师爷先回驿馆歇息”,张平安道。
卢师爷是卢县令的族人,读过好些年的书,不过连秀才都没中,但为人精明圆滑,做事有分寸,是卢县令的得力帮手。
等卢县令卸任后,他是要跟着卢县令一起回老家的,对张平安没什么威胁,所以他待此人也十分客气。
“不敢,不敢,这是小的份内之职”,卢师爷连连拱手道。
等张平安带着华万里和绿豆眼回驿馆吃饭的时候,现连驿馆的人都知道了余县丞下大狱的事。
这时候普通老百姓没这么多娱乐,一丁点风吹草动的事都能一传十、十传百。
张老二和徐氏看儿子做事这么拼,有些担心,嘱咐道:“儿子,熬夜伤身啊,以后可不能再这么干了!”
边说边嘱咐张平安喝汤,这次喝的不是鸡汤了,而是海边人常喝的墨鱼汤,闻着很鲜,一点也不油腻。
看儿子盯着墨鱼汤没动筷,徐氏解释道:“这慈县啊,鸡比鱼贵,贵就算了,主要鸡养的也不好,我听驿馆的人说他们这边经常喝墨鱼汤,不仅能补充气血,而且温和不上火,特别适合用于调理身体和增强体质,一直炖鸡也吃腻了,我就想着换个花样试试,在汤里面还放了莲藕和生姜一起炖煮,你尝尝味道怎么样?”
说完一脸期待的看着张平安。
接着想到什么,笑着招呼华万里和绿豆眼:“你俩也尝尝,是我亲手熬的,爱喝的话我明天接着给你们炖,你们公务繁忙,陪着平安一起熬夜,实在是太辛苦了!”
张平安熬了一宿,白天又忙了半天,有些疲惫,按了按额角和鼻梁后好了许多,闻言笑道:“我还没喝过墨鱼汤呢,那我得试试!”
说完舀了一勺,咽下去后不由眼前一亮,“这墨鱼汤味道还挺不错,肉也软烂,还没刺,以后炖汤的话就炖墨鱼汤吧!”
华万里虽家境一般,但临安离海也不远,他是喝过墨鱼汤的,绿豆眼家里是皇商巨富,更不必说,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不过此时两人感受到徐氏的心意,都十分捧场,一边夸赞一边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