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7章
批阅完毕,她放下笔,?感到一阵轻松与满足。
她站起身,?想活动一下有些僵硬的筋骨,?走向殿窗,?想看看外面的景色。
就在她从凤椅上站起身,?转向殿窗的刹那——
动作带着决策已定、心怀期待的轻盈!
那迤逦在御座周围、堆叠铺陈的五丈墨金色拖尾被带动,?唰啦一声,?如同流水般滑过光滑的金砖地面?!
随着拖尾的骤然飘起——赫然露出了里面那金线密织、在殿内庄重光线下闪烁着治国平天下智慧光芒的“满地织金”内衬!??
百凤朝阳的纹路在瞬间闪现出沉稳而辉煌的金芒,那光芒不再侧重于杀伐征服,而是充满了安抚、建设与开创盛世的远大抱负,尊贵、辉煌,且带着一种泽被苍生、江山永固的深谋远虑!
这惊鸿一瞥,象征着她统治策略的成熟与转变。
裙摆落下,将那片象征着仁政与希望的金光掩盖。
慕容嫣站在窗前,?眺望着远处正在修缮的平壤城街景。
阳光洒在她身上,?那身神凤降世裙的墨金色泽,?仿佛与这座新生城市的未来融为一体。
。。。。。。
圣徽二年,五月末。
大乾的统治日渐稳固。
减免赋税、分发田地、鼓励通婚、修缮城池等一系列怀柔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如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悄然改变着辽东的民心向背。
街市上,开始出现大乾商贩的身影,学堂里传来了孩童诵读圣徽典籍的稚嫩声音,田间地头,原本面有菜色的农民脸上也渐渐有了些许盼头。
尽管海州、安州的惨痛记忆犹在,但生存的本能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开始压倒仇恨与恐惧。
然而,在这片看似逐渐平静的土地之下,暗流仍在涌动。
这暗流,源自于那座虽被围困、却仍在负隅顽抗的高句丽王宫——景福殿。
景福殿内,气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压抑和绝望。
炭火盆依旧燃着,却驱不散那彻骨的寒意,这寒意不仅来自春末的微凉,更来自心底最深处的恐慌。
高句丽王高藏,如今已瘦得脱了形,蜷缩在王座里,眼神涣散,仿佛一具被抽走了灵魂的躯壳。
摄政王高云,往日阴鸷沉稳的气质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焦躁不安的颓唐,他眼窝深陷,须发似乎也白了许多,来回踱步的脚步声在死寂的大殿中显得格外刺耳。
殿下,文武百官稀稀拉拉地站着,人人脸上写满了灰败与茫然。
慕容嫣的怀柔政策,像一把软刀子,正在一点点剜去他们最后抵抗的根基。
他们原本指望依靠平壤坚城和军民的血性做最后一搏,可现在,城外的百姓似乎正在被“驯化”,城内的粮草一日紧似一日,军心士气更是低迷到了极点。
“都说话啊!平日里不是都很能说吗?!现在怎么办?!到底该怎么办?!”高云猛地停下脚步,嘶哑的声音如同破裂的锣鼓,在殿中回荡,充满了穷途末路的疯狂。
台下一片死寂。主战派的朴正雄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发不出任何声音。
战?拿什么战?
军心涣散,外无援兵,城内粮草最多再支撑月余。
慕容嫣的火炮日日对着牡丹峰虎视眈眈,那毁灭安州的噩梦随时可能重演。
主和派的文正淳,此刻更是老泪纵横,他颤巍巍地出列,伏地泣道:
“摄政王!陛下!大势已去大势已去啊!慕容嫣此举并非作秀,乃是真正的统治之术!她是要从根本上绝我高句丽复起之念啊!如今民心浮动,军无战意若再顽抗下去,只怕平壤就要步海州、安州后尘届时,玉石俱焚,宗庙倾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