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一,李傕郭泛攻入长安,虎狼之师肆虐。吕布坚持抵抗了一日,但终究无力回天,朝廷的武装力量放弃抵抗,百官为了避难四散奔逃。
面对杀红了眼的凉州士兵,太常种拂说:“身为国家大臣,若不能止乱除暴,让逆贼冲进皇宫,又能逃到哪里!”挥剑而出,战死。
城门校尉崔烈,本来是冀州名士,在灵帝时期花了五百万钱买来了司徒一职,被天下人和自己的儿子讽刺浑身铜臭。
此时崔烈任越骑校尉,面对汹涌而来的李郭部队,战死殉国。
太仆鲁猷、大鸿胪周奂、越骑校尉王颀,相继殉国。
乱军之中,吕布驻马青琐门外,对王允大声呐喊:“司徒,快走!”
城门之上,王允凄然道:“安定国家是我的愿望,如果做不到,至少让我以死相报。皇上年纪幼小,少不更事,只能靠我们来辅助他。国家遭受如此灾难,我不忍心抛下皇上。请你出城以后,多多鼓励关东豪杰,要常常念及皇上!”
慌乱中,吕布只得带着自己的部曲家人以及张辽,与李傕交战突围。吕布把董卓的头系在马鞍上,向着南阳奔去……
王允扶着逃到宣平城楼,李傕等人来到城门下,向着皇帝磕头。
皇帝问李傕等人:“你们是想要干什么?”李傕回答:“董卓忠于陛下,而无故被吕布杀害。臣等为董卓报仇,不敢作逆。等事情结束后,我们自会前往廷尉处受罚。”王允站出来表示自己无罪并指责李郭纵兵胡作非为,李傕大喝:“太师何罪!?”王允无奈,只能走下城楼,被收押起来。
李傕郭泛自此挟持了天子,自任将军。
六月初二,李傕等人就以皇帝的名义大赦天下,免了自己的罪。
起先,王允提拔同郡人宋翼为左冯翊、王宏为右扶风。
当时三辅地区兵多粮广,李傕等想杀掉王允,害怕二郡为患。
于是先以皇帝名义征召宋翼、王宏。
宋翼不听王宏的劝阻,执意来带长安,王宏只能一起。
等二人都到长安后,李傕于是逮捕王允及宋翼、王宏、黄琬,把他们都处以极刑。
王允时年五十六岁,他的长子侍中王盖、次子王景、王定及宗族十余人都被杀害,只有兄子王晨、王凌翻墙逃脱,回到乡里。
士孙瑞则因为在杀死董卓后没有接收封侯,因此得以幸免。
王允死后,百姓情绪低落,皇帝痛哭流涕,李傕把王允的尸体丢弃在闹市,无人敢收尸,王允的故吏平陵令赵戬主动弃官,为王允收尸下葬。
王允以士的身份战斗,也以士的身份死去,守节秉义,而才不足以济,终究没能为汉朝延续更久的生命。
后人诗曰:屈膝家妓为汉君,宣平楼下毁奸臣。可怜定国安邦志,血污锋芒哭万民。
李傕等人将董卓埋葬在郿县,并把董氏族人的骨灰聚起来放到一个棺材里。
下葬之日,出现狂风骤雨,冢墓被雷电劈开,水土流进墓里,棺材也被积水漂起来。
李傕重新埋葬,之后又爆发风雨,水溢进棺椁里,这样的事反复出现了三四次,冢中堆积了一半的雨水。
樊稠等人共同把棺材埋下,而风雨越来越猛烈,埋葬后,大风再次刮破冢墓。
团伙开始分功行赏,李傕为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池阳侯,郭泛为后将军、美阳侯,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
张济被封为镇东将军,外出屯驻在弘农。
以贾诩为左冯翊。
李傕等以贾诩之功欲封其为侯,贾诩说:“我只是想保住性命,哪有什么功劳?”坚决不受。
李傕等又让贾诩为尚书仆射,贾诩说:“尚书仆射是百官的师长,是天下的榜样,我一向没有什么名望,难以服人。就算我可以贪享虚荣,对国家又有什么好处?”于是改拜贾诩为尚书,掌管选拔人才。
八月,李傕等人又让皇甫嵩当了太尉,以表示自己和王允不同,不算旧账。
至于打着营救天子旗号姗姗赶来的韩遂马腾,则分别给予封赏,这二人也借坡下驴,一个回了凉州一个待在郿县。
张济把侄子张绣留在京城,自己带兵出屯弘农郡的陕县了。
段煨也继续在华阴县屯垦。
李傕纵容手下士兵劫掠,某日手下报告称在关东地区虏到了一个稀世美人。
李傕一听大喜,忙让人把她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