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走的时候,巧姐才不到一岁,还不记得黛玉,不过她记得来之前娘亲和二姑姑说今天来的漂亮姑姑喜欢她,给她和哥哥送了送多礼物,她最喜欢的玩具就是漂亮姑姑送的,看着哥哥扑向漂亮姑姑,眨巴着眼睛看着黛玉,想扑又怯怯的感觉,众人看了一笑。
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想着熙凤、贾琏小时候活泼的样子,又一次感慨巧姐儿倒不想父母,有几分文气;倒是隔代遗传,像了祖母。
黛玉抱着薄哥儿问,“薄哥儿,还记得姑姑么?”
薄哥儿说,“薄哥儿记得,想玉姑姑。”
黛玉逗薄哥儿,“姑姑也想薄哥儿。不过,薄哥儿是只想林姑姑,还是几个姑姑都想啊。”
大人们笑成一团,笑黛玉促狭。
不过熙凤这个亲娘也没想着给薄哥儿解围,看着薄哥儿苦苦思索,笑的比别人还开心点。
其实,也不怪王熙凤,她们两口子现在就这两宝贝疙瘩,薄哥儿三岁贾赦、贾琏就找了先生启蒙后,就一副小大人的模样,这幅小儿姿态实在难见。
巧姐儿又像早早去了的祖母,贾赦待巧姐比薄哥儿还宠几分,说是捧在手心还怕疼也不为过,贾琏有时候都羡慕自家女儿,他父亲对她和妹妹可从没这么伤心过,熙凤还笑话他呢;可这孩子性子好,倒没宠出骄纵来,几个姑姑拿着本书给她读就能安静一整日,旁日要什么还未等她要,家里长辈就给她了,也就今日让她哥哥抢了先。
这会儿,众人看着薄哥儿笑,巧姐儿看着长辈们笑,也望着哥哥笑,又穿了一套粉色绣小猫的裙子,领口、袖口绣着一圈白色毛边,头上扎了两个小揪揪,带着两个粉色的绒花,小粉团笑成一团儿,别提多可人了。
素心成亲三年了,不过丈夫齐俨多数时间在书院读书,两人还没有孩子,看着巧姐儿可爱的样子,过去一把抱起来,逗着巧姐玩。
薄哥儿苦苦思考了一会儿,眉头皱成一团,慢慢道,“昨儿薄哥儿想二姑姑、林姑姑,今儿薄哥儿只想林姑姑。”
说完,薄哥儿歪头又问,“那林姑姑只想薄哥儿,还是想别的哥儿呀?”
众人笑成一团,探春道,“林妹妹这是遇上对手了。”
黛玉手点了一下脑袋,作思考状,道,“姑姑不想别的哥儿,只想薄哥儿。”
黛玉看薄哥儿笑起来,又道,“不过,姑姑想别的姐儿,就是我们巧姐儿。”
巧姐听到漂亮姑姑说想她,拍着手笑起来。
薄哥儿看了下妹妹,大方地道,“看在姑姑没想别的哥儿,那薄哥儿以后还想林姑姑。”
黛玉道,“那姑姑以后也想我们薄哥儿。”
素心、探春、贾琋几个不服,围着薄哥儿道,“那薄哥儿就不想别的姑姑了?”
薄哥儿看看这个姑姑,又看看那个姑姑,“三姑姑、四姑姑每天都看到,薄哥儿不想,想二姑姑。”
黛玉看着姐妹几个都薄哥儿,从素心手里接过巧姐儿抱着玩。
几个大人围着两个小孩逗来逗去,一早上就过去了。
下午黛玉又去拜访了两个舅舅、舅母,把从姑苏送来的礼物给各人送去;又和姐妹们聊聊近况,毕竟书信太慢,也只能说些要紧的。
晚上,贾琏下了值,一家设了晚宴,欢迎素心、齐俨夫妻和黛玉回来。
姐们们本想着今晚要和黛玉秉烛夜谈,结果贾母道,“你们姐妹们聚得日子还多呢,今儿个就让玉儿和我睡。”
姑娘们只得告退,黛玉还要在贾家住些日子,她们明日再聊也行,便没和老太太抢人。
夜里,丫鬟们伺候着贾母、黛玉洗漱完、躺下,在贾母的示意下退出去,鸳鸯便留在寝室外面候着。
贾母揽着黛玉道,“你这孩子,让你回京,姐妹们陪伴着多好,偏要在姑苏呆着守孝,还要住村里。你的孝心我们都知道,可你小孩子贾家的,那知道做父母的心,你爹娘要知道你如此自苦,肯定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