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
自从刘邦他们进山之后,县令就一直在村中等候。
刘邦他们走了几天,始终不见回来。
再加上,这些天山中起了大雾了,县令一时间有些着急。
“这般大雾,十年也未必会遇到一次。”
“这样的大雾天气,只有十年以上经验的老猎人,才敢进山。”
“寻常猎人,在这般大雾天气进山,都未必能全身而退。”
“那些京城来的贵人,不会有危险吧?”老村长朝着县令问道。
县令本就着急,老村长这么一说,县令就更加着急了。
县令也不知道刘邦他们的本事和底细,他又如何能够知道,刘邦他们是否能够全身而退?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万一刘邦他们在山中有个三长两短的,县令怎么给上头交代?
到时候,可不是简单的乌纱帽不保了!
没准,他的项上人头都保不住。
“走了这么久,也不见回来,真是够让人着急的!”
“不能再等了,我得上报郡守,让郡守定夺。”县令自言自语的说道。
县令也是聪明人,他知道,自己决定不了的事情,那就往上报。
等到真出事了,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也有人分担。
正所谓,天塌下来有高个的顶着。
只要他把这件事上报了郡守了,那高个的就是郡守。
县令派人把这件事上报了郡守,郡守得到消息之后,匆匆忙忙的赶来了。
“你这个县令怎么当的?”
“怎么能让京城来的贵人进山呢?”
“要进山,也得是咱们的人进山啊!”
“一个当地的向导都没带,就带了一条老猎狗?”
“这要是真出个什么意外,你我就自裁谢罪吧!”
“糊涂蛋,你真是个糊涂蛋!”
郡守来了之后,二话没说,对着县令就是一番痛骂,骂的县令头都抬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