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又八百五十万贯?!”
“嘶!”
仅是一刹,文武朱紫,人声鼎沸。
一万又八百五十万贯,这是什么概念?
这几乎是熙丰元年的两倍以上!
短短不足三年,赋税上升两倍。
说真的,一般人就算是吹牛都不敢吹得这么狠。
关键在于,这还真就是事实!
官营取消,让利于商,着实是为市场注入了莫大的商业活力。
商业繁荣,海禁开放,一齐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都是赋税征收的大头。
于是乎,赋税,过亿了!
就连丹陛之上的赵策英,也不免“嘶”了一声,连连拊掌道:“好,好啊!”
赋税过亿,其中蕴含的意义实在太大。
从赋税上讲,这意味着大周商贸繁荣,一片盛世景象。
从功绩上讲,这证明大周在他的手上达到了巅峰!
甚至,就算是落到史书之上,也是有资格大书一笔的功绩。
文武百官,沸腾不已。
当然,江昭除外。
一则,江昭是赋税过亿的缔造者;二则,江昭已经阅览过相关文书。
也因此,却是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
过了一会儿,议论之声渐消。
“大内修缮的造价核算,可有了结果?”江昭淡淡问道。
“户部、工部、大内尚在核算,大致是三千万贯左右。”
冯许连忙道:“据工部预估,一月末就可开工建造。”
“行。”江昭点头。
“可。”
“亦可。”
其余几位内阁大学士,皆是点头予以认可。
“军械监上报。”江昭继续道。
其后,军械监判监事沈括、副判监事苏颂,齐齐走出。
“臣沈括,上报军械监军事开发、军工进程。”
沈括持手一礼,上报道:“熙丰四年,户部拨款两百万贯入军械监,以此铸造、开发相应军事武器。”
“截至目前,军械监已有工匠千余人,并已开发铸造火炮、火枪,尚在尝试量产阶段。至于炸弹,已制成十一余万枚。”
沈括的汇报较为简短。
不过,就军械监的体量来说,也合该简短。
相较于三司六部来说,其他司衙的职责都较为单一,不可能有太多可说的东西。
“过。”江昭挥袖道。
“可。”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