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为何楚凌从决意掌权亲政时,就一定要选一个好的契机作为切入点,并且提拔一批人在关键位置,这为的就是避免亲自下场,同时避免自己的人,可能无法解决一些事,所以楚凌忍耐了许久。
而楚凌换来的回报及获益,平掉了他过去数载的隐忍。
“大圈子,小圈子,大虞过去不少事,还有人,坏就是坏在这上面的。”楚凌将简报摔到御案上,语气冷冷的说道。
“既然有人想煽风点火,那朕倒要瞧瞧,除却这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还能有什么叫朕感到棘手的。”
“去,召王睿来见朕!!”
“奴婢遵旨。”
李忠立时作揖应道。
坐于宝座上的楚凌,看着李忠离去的背影,眼神中仍带有冷意,针对不同时局下,就要有不同的方式。
没有东吁出乱,进犯大虞这档子事,面对这样的突发状况,楚凌肯定是要有所动的,毕竟这针对的是人事权,还有背后的权力延续。
但现在发生这档子事了,整个层面的主次矛盾,已在悄无声息间发生改变。
尽管对大虞绝大多数来讲,他们并不知晓这些,他们仍是在沿着过去的涟漪,在思考,在布局,在谋划。
可作为大虞天子却不能这样。
这是会叫楚凌承受更大压力,也会叫帝党成员承受巨压,但为了大虞更高利益,这些都是必须要扛起来的。
因为没有比楚凌更清楚,大虞真能一战收复东吁之地,会给这社稷,这天下,甚至是周边地缘带来何等巨变。
别的不说,只是这土地,就能让楚凌解决很多烦恼。
而在这土地之上的财富,更是能在完成一次战后厚赏,使得国库充盈起来,这也是为何古往今来,有不少国朝或群体或个人,都会通过战争达到某些目的的根本原因。
基于这样的基础,在东域戍边的军队,在完成一次战后厚赏,楚凌可以顺势进行洗牌,部分驻扎东吁,部分调往北疆或南疆,不说私下能达成多少,就说大层面的,对抗北虏与南诏的力量,大虞将变得更游刃有余,关键在内地所在,无需再担心有什么牵制了。
这些就能让楚凌选择迎难而上!!
更别提拿下东吁之地,大虞临海区域增扩,发展以海贸为首的产业,这些都不提了,大虞今后将发展海上力量,而这一带海域之上,还有不少岛屿和岛国的,真要是能发展起海上力量,这给大虞带来的可能太多了。
或许拿下东吁,在今后,可能会出现海上侵犯之事,可这对楚凌而言,只要能提前部署好,调遣得力干将镇守,这根本就不算什么。
真正的一战改写局势。
这所涉的还只是部分,还有很多是没有谈及的。
面对如此高获益,楚凌要是连这点战略定性都没有,那就别玩什么政治了,也别想着在大虞播撒些不同的种子了。
明确要打这一仗,楚凌早已重新梳理了思绪,哪些事要做,哪些事不做,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楚凌都已经有了清晰布局。
在前线战事没有达到预期前,楚凌务必要把握好这个节奏,好叫以大虞中枢为首的诸多层面,能够紧密围绕他布置的节奏推进,这样多数注意及精力全都集中下,出战的大军才能减少很多烦恼与压力,以达成大虞一直想倾覆东吁叛逆,却始终没有达成的军事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