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强怒不可遏:“又是宏达在背后搞鬼!他们注册了十几个马甲账号,到处散布谣言!”
周志远却异常平静。他召集全体成员开会,宣布一项决定:“从今天起,我们将所有生产、财务、用户反馈数据实时公开,接入区块链存证平台,任何人都能随时查验。”
“这太冒险了!”财务总监反对,“商业机密怎么办?竞争对手会一览无余!”
“那就让他们看。”周志远站起身,望向窗外忙碌的身影,“我们的秘密不在账本里,而在这些人的眼睛里。谁敢复制这份真诚?”
此举震惊业界。媒体称其为“史上最透明企业”。消费者反应热烈,订单量逆势上涨35%。更有意思的是,不少原属“回甘源”的忠实客户开始转向:“至少我知道钱去了哪里。”
八月末,调查结果出炉:全部指控不成立。监管部门负责人亲自致电:“你们的档案管理比我们很多国企还规范。”
挂掉电话,周志远独自走进档案室。墙上挂着一幅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合作农户的位置。他轻轻抚摸那些图钉,仿佛触碰着三百七十二颗跳动的心脏。
秋风吹起,山谷金黄。第二届“源舍丰收节”如期举行。今年多了许多外地面孔:有专程从成都赶来学习生态农业的夫妻,有带着摄影机记录乡村振兴的纪录片团队,还有几位曾在“回甘议会”投过票的用户代表。
晚会上,周志远宣布了一个新计划:启动“微光种子基金”,每年拿出利润的10%,用于扶持类似源舍的社会创新项目。首笔资金将支援云南一个由聋哑青年创办的手工皂作坊。
“我们不是救世主,只是探路者。”他说,“如果有一天,中国大地上有三千个、三万个像源舍这样的地方,那才是真正的复兴。”
掌声雷动中,小宇再次登台。这一次,他不再紧张。他举起录音机,播放了一段特别剪辑的声音日记:
>清晨鸡鸣,
>刘老四的脚步声,
>吴婶锅铲翻炒的节奏,
>阿强拧紧螺丝的咔嗒声,
>李文静温柔的问候,
>孩子们奔跑的笑声,
>还有那一句从未变过的??
>“你不是没人要,你是还没被找到。”
全场寂静,继而泪光闪烁。
夜深人静,周志远走出会场,抬头仰望星空。手机响起,是联合国论坛的确认函:
>“主旨演讲时间已定。舞台已备好,世界在等。”
他回复:“谢谢。我会准时到场,带着三百七十二个声音。”
转身回屋,微光馆依旧亮灯。小梅正在整理新的留言簿,封面写着:“未来之书?第二卷”。
门外,又传来脚步声。
一个女人抱着婴儿站在门口,声音微颤:“请问……这里还能收留人吗?”
小梅起身,微笑如初:“当然。只要你愿意留下自己的故事。”
女人点点头,眼中泛起希望的光。
屋内灯火通明,映照着墙上那句永恒的标语。
门,依然开着。
光,始终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