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提起朱笔,却并未立刻批阅。
权力到手,只是第一步。如何稳住朝堂,平衡各方势力,才是真正的考验。
那所谓的辅政议事阁,里面的人各怀鬼胎,绝非铁板一块。
安亲王辈分高,却无实权。成王贪婪,靖王暗弱,苏丞相老谋深算,兵部尚书李大人是萧彻一手提拔,未必真心臣服,至于原主的父亲罗顷……家族利益与她的权位如今已捆绑在一起,倒暂时可算作助力。
但这平衡,脆弱得很。
“娘娘,”顾长风走了进来,“各宫门均已换防完毕,京城九门也在我们掌控之中。只是羽林卫中尚有部分将领态度暧昧。”
孟临渊放下笔。“名单。”
顾长风呈上一份密报。“共有五人,皆是陛下心腹。是否……”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孟临渊扫了一眼名单,摇了摇头。“此刻杀人,徒惹恐慌。将他们明升暗降,调离要害职位,派人严密监视即可。”
“是。”
“还有,”孟临渊叫住他,“加强对漪兰殿的看守,任何人不得接近,饮食药物需经三道查验。另外找个稳妥的太医,定期为贵妃请脉,务必保住她腹中胎儿。”
顾长风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并未多问,领命而去。
锦书有些不解:“娘娘,为何还要保贵妃的胎?若是生下皇子,岂不是……”
“岂不是多个隐患?”孟临渊接了她的话,微微一笑,“正因如此,才更要让她生下来。”
-
朝堂上的纷争并未因辅政议事阁的设立而彻底平息。
被孟临渊强行按下的暗流,在几日后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以永王为首,联合了两位宗室,以及几位对罗家骤然掌权极度不满的文臣武将,暗中串联,打出“清君侧”的旗号,指责皇后罗氏挟持天子,妄图以外戚之身窃取萧氏江山。
他们集结了手中所能调动的府兵、私兵以及部分对现状不满的京营官兵,共计约两万人马,在一个天色未明的清晨,突然发难,直扑皇城各门。
叛军计划周密,意图趁宫禁换防、守备相对松懈之时,一举攻入内宫,救出皇帝,控制甚至诛杀皇后,扭转乾坤。
然而,当他们挥舞着刀兵,呼喝着冲向平日里熟悉的宫门时,等待他们的,却不是预想中仓促应战的宫廷侍卫,而是甲胄鲜明的陌生军队。
阵列严谨,弓弩齐备。面对汹涌而来的叛军,没有丝毫慌乱。
为首一员年轻将领,身着玄甲,手持长枪,立于阵前,正是顾长风。他目光冷冽地扫过叛军,手中长枪向前一挥。
“皇后娘娘有令:冲击宫禁,形同谋逆,格杀勿论!”
“杀!”
叛军瞬间被打懵了。
战斗几乎呈现一边倒的态势。不到一个时辰,叛军主力已被击溃,永王及其核心党羽尽数被擒,余者或死或降。
消息传回宫内时,孟临渊正在批阅由辅政议事阁呈送来的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