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博望苑。
刘睿弹着琴,与宫人一起对他所谱舞曲进行合练。他一袭玄纹云袖白衣,席地而坐,低垂着眼帘,沉浸在自己营造的意境之中,修长而白皙的手指如行云流水舞弄着琴弦,人随音而动,偶尔抬头,那英俊的侧脸,面部轮廓堪称完美。
萧文渊静静坐在一旁,看一会舞姿曼妙的宫人,又看一眼刘睿,想抓住他那忽闪而逝的目光,却总是抓不住。
一曲弹罢,刘睿微闭双目久久无语,待睁开眼睛,对静立原地的宫人们说了一句“散了吧”,起身兀自离开。
文渊也跟着起身,对宫人道:“都下去吧。”
宫人皆面露喜色,各各散去。
领舞的马璨璨跟在刘睿身后娇喘着道:“殿下一句话都没说,奴家怎知下次该向何方努力?”
刘睿头也不回,径直进了书房。
萧文渊拦下她笑道:“殿下不训示,便表明了他对练习的肯定。”
马璨璨满含妒意地看了文渊一眼,悻悻然转身离去,嘴里小声嘟囔道:“凭什么你能相伴殿下左右?”
文渊摇头苦笑,她是舍人能伴公子左右,但却没有名分;马璨璨有妃子的名分,却只能呆在后宫,甚至都感受不到刘睿的喜怒哀乐。世间不如意事常□□,大抵人活着都是不满意的吧。
书房内,文渊向刘睿真诚祝贺:“恭喜公子大功告成,方才的乐和舞配合得天衣无缝。。”
刘睿十指交叉扭动着手腕道:“不枉这段时日辛苦,眼看父皇的生辰越来越近,我都怕这些木头宫人练不出来。”
文渊笑道:“公子想做的事有做不成的么?”
刘睿抚了抚她娇嫩的脸颊:“只当你在恭维我。”
文渊扭头出了书房,片刻,用托盘托着一个冒着热气的浅绿色翡翠小碗进来,碗里有粉色的杏花漂浮在乳白色的鲜牛乳之中,煞是玲珑可爱。
刘睿一看,面露惊喜:“旗花面。”
文渊有些羞涩:“我才学做的,公子尝尝。”
刘睿用象牙箸挑起一朵花瓣,花瓣变为一根细细长长的面条。
之所以称为旗花面,便是挑起如面,放下如花,御膳房的御厨只有一人会这门手艺,且一般只做咸味,刘睿却喜吃甜的,难为文渊做得出来。
刘睿含着面细细品尝,奶香夹杂着杏仁的香味,清淡,清甜,正是他喜欢的味道,他极其陶醉地慢慢将一碗旗花面吃完,将碗递给文渊:“再来一碗。”
文渊添了一碗面递给他,在他身旁坐下,斟词酌句道:“我听说陛下为武威郡之事赏赐兰台,特别奖赏了青绿姑娘,说她起了关键作用要给她提秩级。”
青绿才进宫,若提了秩级便差不多与她持平,她到底有些意难平。
刘睿点头,“嗯”了一声,低头将一根面慢慢吸溜进嘴里。
文渊看他一眼,很有些为他打抱不平的意味:“但这件事是公子先发现的蛛丝马迹,若不是公子令我核对此事,青绿姑娘如何能够觉察?”
刘睿不以为意:“我发现的端倪也好,你去问的也罢,你我追查了么?便如见池子水动,想着可能会有鱼,却又自以为是小鱼而放弃,旁人听说了顺藤摸瓜钓上了大鱼,这会才出来争功说‘这鱼是我先看见的’,岂不是废话?”
文渊兀自想着青绿的运气简直好到爆,如此好事都能摊头上,想想自己在宫内如履薄冰苦心孤诣地经营了几年,却一事无成,准确地说是没有干成一件引人注目的大事,秩级一直原地踏步,这对于宫官而言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
她没注意到刘睿的脸色,嘴里不服道:“可她总得向陛下说清楚,线索是旁人提供的吧,独揽大功也不怕被压死?”
刘睿将碗重重搁在桌上:“你怎知小二没有向上禀报?你却从哪里听来的消息?早上我在父皇处,董中丞替小二向父皇谢恩,转小二的话‘若不是六殿下对武威郡数字存疑,我也不会想到去查武威郡五年来的计簿,后来的查案办案,是职责所为,故无功不受禄’,坚持不要提秩级。”
文渊妩媚双眸写满了大大的问号:“啊?不提秩级,她要什么?”她不明白,在皇宫里做事不就求个陛下青睐然后加官进爵么。
刘睿耸耸肩:“董中丞替她向陛下求了个人情,恩准她在未央宫自由出入,说是为了以后办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