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继位后,在圣祖的余威之下,立刻对政策进行调整。
相较于大明日月同天之时,以无可匹敌的人格魅力以及威望统御寰宇的极限操作,高宗皇帝选择了相对稳妥的策略。
对国家内部隐藏的矛盾,着手进行了压制、处理。
事实也正如薛虹生前预料的那般,哲人王体系的上限近乎无限。可一旦哲人王离开政治中心后,依托于哲人王建立起来的强大凝聚力便会有消散的风险。
高宗依靠着退居深宫中的圣祖皇帝余威,以及辅薛虹留下的众多后手,才总算将这个越了这个时代生产力理论统治极限的庞大帝国重新稳定下来。
但或许是前百年间,大明王朝文帝、孝文帝、中祖(圣祖明皇帝)、宣帝四代圣君在一百年内耗光了大明的气运。
到了朱涟的父亲,也就是高宗宣帝这一代,居然寿数有变,五十多岁便龙驭宾天。
且宣帝一生虽妃子众多,子嗣众多,却没有一个适龄可以接替权力的。
宣帝前九个孩子都是公主!
哪怕最大的一位皇子,在宣帝去世那年也才十岁出头。
一时间人心惶惶,天下动荡。
对于这种情况,宣帝早在十多年前便有了准备,让自己的嫡长女朱涟,任皇太女,拜科技司现任司长薛霖为师。
皇室也确实有其他的分脉留存于世。
宣帝年幼时也受父亲朱祐钟,以及年老的薛虹耳濡目染之下,拥有越时代的眼光。
宣帝并不拘泥于血脉这一狭隘的束缚,倘若真能够稳定天下,他可以毫不犹豫的将位置传给其他分支。
可宣帝不敢开这个口子!
历经百年,普天之下,凡膏沃之外邦国土,几乎都有大明皇室一缕血脉。
倘若宣帝选择立小宗为大宗,很可能导致天下再次大乱。
况且在整个大明的百姓,甚至在于全天下百姓的眼里,因为朱祐钟的存在,他这一脉几乎被百姓神化。
就算宣帝有立小宗这个意思,底下的百姓也不会答应的,大臣们也不可能同意。
万般无奈之下,宣帝只能选择立嫡长女朱涟为皇太女,再指定姐终弟及,将权力过渡回他这一脉。
自朱涟被立为储君那一刻,她的人生就彻底的被改变了。
朱涟站在龙椅面前,伸出手去摸了摸上面的龙头浮雕,入手冰凉,和以往的感觉很不一样。
朱涟渐渐的坐了上去,感到的不是权势的逾越,有的只是无尽的冰冷和浓烈的窒息感。
这把龙椅,她不是第一次坐了。
只不过以往,都是皇祖父、父皇两人在她小的时候抱着她坐的。
“殿下,乐善大长公主殿下在殿外求见。”
朱涟从茫然的神情中渐渐的回过神来,从龙椅上起身:“快请姑祖母进来。”
朱涟撩起裙摆快步走下台阶,向着门口迎了过去。
但见门口处,一名身着米色短袄、长裤,一头银梳的整齐盘做一个银团,用一只银钗别在头上。
脸上虽然已经满是褶皱,但明眸皓齿,牙齿整齐,气度华贵,一双眼睛好似可以包容一切,看穿一切。
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更显得书香之气四溢。
岁月从来不败真英雄,真美人。哪怕皮囊已经衰老,但骨子里的东西却依旧不变。
哪怕现在看到眼前之人,也不禁感慨此人年轻之时该会是何等的风华绝代。
来人正是:大明圣朝圣祖皇帝师妹、文祐郡王、乐寿大长公主二人的长女,现任科技司司长、兼任太子少师的薛霖。
朱涟立刻上前搀扶薛霖:“姑祖母,您过来怎么不让下面提前通报一声啊。涟儿也好派人过去接您。”
薛霖宠溺的拍了拍朱涟的手:“这段时间苦了你这孩子了。这偌大的国家居然要靠你一个孩子去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