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家走后,第二日,黛玉、素心去了张家,拜访了老师。
第三日,黛玉、素心又去了三皇子府,见卫若竹。
眨眼间,一个月就过去。
到了十二月中旬,临近新年。
外地的游子也都纷纷归家,群芳会的姑娘,似乎约好了似得,今年都回了京探亲。
十二月二十一,昭华公主设宴。
时隔四年,群芳会的姐妹们又一次聚齐。
杨梧、宋静、孙芷、蒋易、李思都已为人母,楚楠、卫若竹、素心、张阅、沈安、陆沅已为人妻,探春、楚榕、贾琋、黛玉、楚柠还待字闺中。
这三年里,陆青黛也加入了群芳会,今儿个参加宴会。
身份的转变、时间的流逝并没有冲淡的她们的感情和野心;如今,放弃母亲、妻子的身份,她们单单以自己的身份聚在一起,都很是放松。
有人在婚姻的滋润里越发娇艳,也有人在婚姻的磋磨里微显憔悴。
姑娘们聚在一起,看了十分心疼。
可聚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的说起近况,说起近几年的见闻,和早先几年一起的样子丝毫不差。
姑娘们都十分挂念黛玉,知她丧父十分心疼,又离得远,不得安慰,如今见了,又怕提起黛玉的伤心事,不好提起。
黛玉也知道姐妹们关心自己,说了说自己这几年的近况,道自己都出来了。
说起近几年的近况,黛玉免不了提起这几年的姑苏乡下的见闻,原不是女子辛苦,是百姓都苦。
姑娘们比黛玉的感慨还多些,毕竟她们跟夫君外放,多是到县城当县令,管的一个县里从治安到民生的方方面面,真正的父母官,衣食住行都管,比黛玉知道的更多些。
姑娘们早先的走的时候,都带了群芳女学、诗集、正心堂的资料,群芳脂粉的配方、群芳绣庄的花样。
其实,她们去外面转了一圈才知道,那个地方都是穷人多,可哪里都不缺妇人。
她们刚去的时候,害怕脂粉、刺绣卖不出去,可后面黛玉、素心送去各地的脂粉、刺绣刚一上架,就被哄抢一空。
哪怕北疆,后面楚楠让探春找了宝玉特意调了一种适合北疆气候的脂粉,也被哄抢一空。
开始,楚楠一个价买,后面除了两个类型,一个里面加些珍珠之类的材料,一盒十两;一盒普通的,二十文,卖给普通百姓,结果十两的比二十文的卖的快的多。
老百姓二十文一盒的脂粉都不舍得用,可夫人一盒十两的一次几盒的买,楚楠看了只想多卖几两,最后忍住了;又出了几款贵的,赚了个盆满钵满。
不过,都补贴了沈安和李思。
姑娘们坐一起一交流这些年的见闻,都为百姓难受。